标题1
标题2
标题3
- 列表1
- 列表2
#include <stdio.h>
// 中文注释
int main() {
printf("Hello World!\n");
return 0;
}
-t:想要启动的线程总数,默认值为1
-p:每个线程的并行事务总数,默认值为1
-o:每个循环的事务总数,默认值为500
-l:想要运行的循环总数,默认值为1,0表示无限循环
-load_factor:索引中的负载因数,以百分比表示(40 ~ 99)
-a:属性(数据库表的列)总数,默认值为25
-c:每次事务的操作总数
-s:每项属性的大小,默认为1字节(主键大小总是为1字节,与这项参数值无关)
-simple:使用简单读模式来读取数据库
-dirty:使用脏读模式来读取数据库
-write:在插入和更新时,使用writeTuple模式
-n:使用标准表名
-no_table_create:不要在数据库中创建表
-temp:创建表,但不记录日志
-no_hint:不给出事务处理协调器执行到哪儿的提示
-adaptive:使用自适应的发送算法(默认选项)
-force:当通信时强制发送
-non_adaptive:以10毫秒的间隔时间发送
-local:1表示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结点执行;2表示多个结点循环执行每个并行事务;3表示多个结点随机执行每个并行事务
-ndbrecord:使用NDB记录
-r:额外循环的总数
-insert:对标准表仅执行插入操作
-read:对标准表仅执行读操作
-update:对标准表仅执行更新操作
-delete:对标准表仅执行删除操作
-create_table:对标准表仅执行创建表操作
-drop_table:对标准表仅执行删除表操作
-warmup_time:测量开始之前的预热时间
-execution_time:测量完成时的执行时间
-cooldown_time:测量完成之后的冷却时间
-table:标准表的总数,默认值为0
#include <stdio.h>
// 中文注释
int main() {
printf("Hello World!\n");
return 0;
}
-t:想要启动的线程总数,默认值为1
-p:每个线程的并行事务总数,默认值为1
-o:每个循环的事务总数,默认值为500
-l:想要运行的循环总数,默认值为1,0表示无限循环
-load_factor:索引中的负载因数,以百分比表示(40 ~ 99)
-a:属性(数据库表的列)总数,默认值为25
-c:每次事务的操作总数
-s:每项属性的大小,默认为1字节(主键大小总是为1字节,与这项参数值无关)
-simple:使用简单读模式来读取数据库
-dirty:使用脏读模式来读取数据库
-write:在插入和更新时,使用writeTuple模式
-n:使用标准表名
-no_table_create:不要在数据库中创建表
-temp:创建表,但不记录日志
-no_hint:不给出事务处理协调器执行到哪儿的提示
-adaptive:使用自适应的发送算法(默认选项)
-force:当通信时强制发送
-non_adaptive:以10毫秒的间隔时间发送
-local:1表示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结点执行;2表示多个结点循环执行每个并行事务;3表示多个结点随机执行每个并行事务
-ndbrecord:使用NDB记录
-r:额外循环的总数
-insert:对标准表仅执行插入操作
-read:对标准表仅执行读操作
-update:对标准表仅执行更新操作
-delete:对标准表仅执行删除操作
-create_table:对标准表仅执行创建表操作
-drop_table:对标准表仅执行删除表操作
-warmup_time:测量开始之前的预热时间
-execution_time:测量完成时的执行时间
-cooldown_time:测量完成之后的冷却时间
-table:标准表的总数,默认值为0